传承民族医药瑰宝 青春赋能基层健康——中国药科大学“仡岭银针”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914 2025-09-15
为践行医者仁心,深化城乡医疗协同发展,助力基层健康服务水平提升,8月4日,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肝于乡村”实践团携手博爱县中医院专家团队,走进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通过中医特色诊疗、健康科普宣教和互动式健康体验,为当地150余名村民送上“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
成员与院领导和老师合影
清晨,磨头镇卫生院内,由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生与博爱县中医院骨干医师组成的数十人医疗队迅速投入工作。义诊现场设置了血糖检测区、血压测量区、中医问诊区、健康宣教区和中药体验区五大功能板块。炎炎夏日,村民的热情却让人感动不已。义诊活动尚未开始,村民们就已围在活动现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学生们运用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为村民提供基础服务。他们规范为居民测量血糖、测量血压上百人次;中医院专家团队则通过“望闻问切”为村民辨证施治,并开具个性化养生建议。
“大娘,你血糖有点偏高,是不是平时就有什么基础病?”“您血压偏高,是不是昨晚熬夜了?”在血糖检测区,博爱县中医院医务科医生一边为村民测量血糖,一边耐心叮嘱;在老师的带领下,尹明耀帮助村民测量血糖;在血压测量区,申行和赵佳恒耐心地为村民测量血压,村民们看着这些未来的医生,面露笑容;中医问诊区,来自中医院的医生们耐心把脉,细细嘱咐居民们如何注意身体以及如何在三伏天注意养生;而在中药体验区,村民们在方媛的指导下,将艾叶、薄荷、丁香等药材装入香囊袋,亲手制作防蚊驱虫的“天然护身符”。通过参与制作驱蚊药囊,村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身边的中草药来预防蚊虫叮咬,降低因蚊虫传播的疾病的风险。“原来中药还能做成香囊,挺好闻的,真是既实用又有趣!”村民们一个个乐开了花,马上把香囊挂在身上,现场氛围温馨融洽。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针对三伏天高温易发疾病和农村地区肝炎防治知识薄弱现状,实践团特别设计了健康科普活动。韩茜用方言为村民讲解三伏天养生的要点,并巧妙运用绕口令“防暑莫贪凉,饮食宜清淡,运动要适度,冬病夏治巧”帮助村民记忆;还详细讲解了肝炎防治的基本知识,包括什么是肝炎,防治肝炎需要少喝酒、不喝酒,吃药遵医嘱、不滥用药物和保健品以避免肝脏受损,还要控制体重、少吃高油高糖食物、多运动等要点。
参与血压测量的郑州大学临床医学大二学生乔旭彤表示,面对村民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她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服务的价值,“这次义诊让我真正理解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含义。”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曹玲老师指出:“医学知识不能只停留在课本,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这次义诊,学生走出校园,面对真实病例与患者需求,还要多和老百姓沟通,了解他们的习惯、观念与困难,才能更好地服务。这种实践交流是课堂给不了的宝贵经验。”
从城镇到乡村,从校园到田间,“肝于乡村”实践队以青春之我书写健康答卷,用医学智慧点亮乡村振兴之路。这场跨越城乡的“健康接力”,呵护群众健康,让肝炎防治知识像夏日的蝉鸣般深入人心,使三伏天健康常识如田间的溪流般滋润乡野。这既是新时代青年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誓言的生动实践,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鲜活注脚。未来,这群年轻的医学生将继续以脚步丈量乡土,用专业守护民生,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肝于乡村”实践团:王梓孟、尹明耀、申行、赵佳恒、方媛、乔旭彤、韩茜、张宸硕、王知语、牛雅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