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医药瑰宝 青春赋能基层健康——中国药科大学“仡岭银针”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913 2025-09-15
为了响应国家强国兴农号召,近日,四川农业大学“探锁乡邻,药食先行——公众号分队”返家乡实践团队,在暑假期间,以公众号为主阵地,用通俗易懂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给万千家庭送上了一份贴心实用的健康锦囊。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健康中国战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了保障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分队进行了充足的准备。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分队队员在队长唐诗涵的带领下,根据宣讲分队线下实地考察中收集而来的数据和材料,分析得到了群众用药的常见误区和明显问题,针对性地做出相关科普和指南。此外,队员们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又增加了节令相关的药膳辅助说明。最终确定在家庭用药、暑期常用药、药膳等关键领域展开科普。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秉持着从专业知识出发,简化药理知识,传播健康观念的原则,各展所长,相互协作,井然有条地开展相关工作。团队成员广泛查阅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及权威文献,深入解析,梳理和总结了民众日常可能接触到或容易忽略的用药知识。为确保艰深的专业知识能够被大众轻松理解和接受,团队充分利用“秀米”等数字排版工具等技术,将文本信息进行创造性的视觉重构。使复杂的药品使用说明、禁忌警示和操作流程被转化为清晰直观、重点突出的视觉语言。这种“化繁为简”的视觉表达,不仅大幅降低了理解门槛,更使得关键健康信息得以从纸面“跃然屏上”,显著提升了内容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王锦秀制作中暑药与防中暑药推文。王锦秀供图
在药膳主题方面,团队深入挖掘“药食同源”文化宝库,从中医药典籍中溯源,从中筛选出兼具确切养生功效与良好适口性的传统配方。每道药膳均配以分步操作图与食材挑选技巧等注意事项,使“中医养生”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亲手烹制的温暖关怀。
同时,为打破传统健康科普单向灌输的桎梏,团队在精心制作的每一篇核心推文末尾,均创新性地嵌入了紧扣主题的“知识问答”互动环节。这些题目围绕当期的用药安全重点、药膳应用要点或家庭药箱管理常识进行设计,形式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读者通过参与答题,不仅能即时检验学习成果,更能激发主动思考与深度参与感,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有效强化了知识记忆与行为转化的纽带。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此外,团队与专业绘本创作力量携手,共同开发了一系列药学安全科普绘本。这些作品巧妙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卡通角色,编织成充满童趣的故事情节。这种寓教于乐的创新形式,成功跨越了年龄与认知的屏障,实现了健康知识在代际间的有效传递和长远浸润。
杨海灵在药店为制作用药禁忌推文考察。杨海灵供图
在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探锁乡邻,药食先行”团队所创作的推文内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许多读者在留言中表示,通过团队推文,自己不仅学习了许多常用药用法用量的知识,而且纠正了一些错误的用药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科学健康管理的理念。还有读者表示,在与家人共同制作药膳的过程中,既通过食补促进了身体健康,又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让队员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大幅提升,也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公众号运行机制。最重要的是,来自受众的好评和感谢,让每一位成员都深刻理解了投身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更增强了投身于服务人民与建设祖国的信念感与使命感。(朱玲玲、章正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