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遇见非遗!景德镇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沉浸式体验千年绳结魅力

媒体发稿中心 2025-07-15 17:20

“瞧,红线先绕两圈,食指稳稳压住,再从下方灵巧穿过……”十余双年轻的眼睛紧盯着张金女老师的双手。彩绳在她指尖翻飞流转,一个精巧别致的金刚结瞬间诞生。近日,江西省“四个100”非遗导师、都昌绳结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金女,走进都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景德镇学院“鄱水明珠”三下乡实践团的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鲜活的非遗实践课。

f7bd566e-5d46-4427-a1d4-c8c64da7a819.jpg

课堂上,张金女以深厚的专业积淀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引领同学们回溯绳结技艺的千年长河。她娓娓道来:绳结编织源于远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历经岁月沉淀,早已超越了实用技艺的范畴。一枚枚“同心结”“吉祥结”中,凝结着华夏民族深厚的情感寄托和美好祈愿,成为中华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璀璨载体。作为坚守与创新的传承人,张金女在深谙传统技法精髓的同时,大胆融入现代审美,开发出家居装饰、文创礼品等系列新品,让这门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教学现场化身为艺术的展厅。张金女展示了精心创作的绳结工艺品——从象征平安祥和、大气磅礴的中国结,到构思精巧、别具匠心的各式挂饰,每一件作品都流淌着手作的温度,凝聚着专注的匠心,引得围观的同学们惊叹连连。实践环节更是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在张金女手把手的指导下,同学们围坐学习,指尖穿梭于彩绳之间,沉浸式体验金刚结、平结等基础编法的奥妙。“张老师说她花了一年时间才熟练掌握金刚结,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沉心静气的钻研与热爱。”完成自己首个绳结作品后,景德镇学院学生黄建感触颇深,“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手,稳稳接住这文化传承的接力棒。”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此次活动是都昌县落实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搭建起非遗传承人与青年学子深度对话的桥梁。景德镇学院带队教师方美林评价道:“这堂非遗课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认同的种子,激发了守护传统的使命感。”


据悉,都昌县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机制,邀请更多非遗领域的“大师傅”走进课堂。同时欢迎高校实践团队参与非遗产品的创新研发项目,让凝聚千年智慧的古老技艺,在青春力量的热情浇灌下,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时代光彩。(尹志、张琪)


下一篇: 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遂川县黄坑乡:青春护健康,义诊惠民生
上一篇: 赓续红色血脉!郑州经贸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新县开展红色研学与乡村调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