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青禾智语队出征洞口县凤溪村
949 2025-07-22
2025年7月19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校园里,一群身着统一队服的年轻人格外醒目。青禾智语队的队员们带着期许与热忱,踏上前往邵阳市洞口县凤溪村的7天乡村支教征程,用青春力量点亮山乡孩子的成长之路。
午后,团队奔赴洞口站,车站外的欢迎标语与手中的鲜花,传递着凤溪村的期待。当列车启程,窗外风景倒退,队员们的心情却愈发向前:他们深知,凤溪村的课堂,是知识的播种场,也是青春的试炼地。
晚上,队员们围坐研讨,对教育细节反复推敲。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从趣味数学的“生活解谜”设计,到乡土文化课程里“凤溪故事”挖掘,再到安全教育的情景模拟编排,每一项都凝聚着对支教的郑重。“要让孩子们看到山外的光,更要扎根乡土找答案。”会长刘之鹤在交流中说道,话语里满是对支教的期盼——不止是知识传授,更是双向的成长。
此次支教,青禾智语队将开设“文化润心”“科技启智”“乡土探索”三大课程模块。在文化课堂,带孩子们用诗歌描绘家乡山水;科技课上,借简易实验揭开自然奥秘;乡土课里,挖掘凤溪村的人文故事与生态智慧。队员们期待,以多元视角拓宽孩子视野,更唤醒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与探索欲。(许晴、李舒仪、赵婉冰)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关新闻】
第二天清晨,凤溪村小学的操场上已站满翘首以盼的孩子。当青禾队员的身影出现在校门口时,几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冲出人群,将连夜采摘的野姜花塞进队员手中。晨露未晞的花瓣沾湿了教案本,也浸润了所有人心头。
"老师,山外面的火车真的像龙一样长吗?"第一堂乡土课上,皮肤黝黑的小男孩举起用草茎编的"问号"。队员王梓安笑着展开手机里拍摄的高铁视频,却在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中,突然调转镜头对准窗外苍翠的雪峰山:"但咱们凤溪的吊脚楼,可是连城里建筑师都来研究的宝贝。"他引导孩子们用方言讲述老木匠爷爷的故事,课堂瞬间变成沸腾的民间故事会。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科技课在午后演变成一场奇幻冒险。当李舒仪用矿泉水瓶和吸管组装出"火山喷发"模型时,满教室腾起的欢呼惊飞了檐下的家燕。留着锅盖头的杨小虎却盯着瓶底沉淀的泥沙出神:"老师,这像不像村口被暴雨冲垮的坡地?"这个意外发现让队员们临时增设了"水土保卫战"环节,孩子们用黏土捏出的防护堤模型,此刻正摆在村委办公室最醒目的位置。
夜幕降临时,支教队的小院里飘起吉他声。刘之鹤发现十二岁的留守儿童瑶瑶始终躲在桂花树后,便悄悄用草叶折了只会跳的蚱蜢。"它和城里玩具不一样,"女孩突然开口,"因为里面有老师手心的温度。"这句话让所有队员红了眼眶——原来真正被点亮的,是他们自己蒙尘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