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林业局:“执法+修复”筑牢生态保护底线
走进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一片栽满了柏树和油茶的山坡,新绿点点,生机渐显。村民老杨感慨地说:“以前有人在这儿毁林开荒,经林业局依法查处并督促生态修复后,山又慢慢绿起来了。”
这是丹江口市林业局近年来推动行政执法与生态修复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今年以来,丹江口市林业局围绕“查处一案、警示一片、修复一方”的目标,探索出“执法+修复”新模式,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从“一罚了之”到“修复为本”。“过去我们重点在处罚,案子结了,林子却还没恢复。”丹江口市林业局执法监督室负责人坦言,“现在不一样了,违法当事人不仅要接受法律处理,还要承担生态修复责任,亲手把破坏的林地补绿。”
为此,丹江口市林业局在执法流程中增加了“恢复植被通知书”环节,明确要求违法行为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补植复绿。截至目前,已发出16份恢复植被通知书,累计补植复绿60余亩,栽植各类苗木超万株。
从“单打独斗”到“部门合力”。执法不是“单打独斗”,更要靠集体智慧。丹江口市林业局执法监督室每周都要聚在一起,围绕证据固定难、责任认定复杂等“卡脖子”问题,一起查法规、析案例、找对策。不仅如此,该局还联合丹江口市检察院、公安局召开涉林案件联席会议,对疑难案件开展“专家会诊”,推动“行刑衔接”更顺畅、办案更精准。
从“三早两严”到“双书同送”。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到既严格执法,又服务企业?丹江口市林业局推行“三早两严”机制——早服务、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严问责,把执法关口前移。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今年以来,执法人员走进全市24家木材加工企业,一边检查木材来源、台账记录和消防设施,一边发放《提醒函》和标准台账样表,“手把手”教企业规范管理。对非主观故意、情节轻微且完成整改的企业及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帮助企业修复信用、轻装上阵。
“我们既要守住生态红线,也要给企业留出‘改过自新’的空间。”一名参与涉企执法培训的干部这样理解。
眼下已进入第四季度,丹江口市林业局执法攻坚行动再升级,召开专题推进会明确三项举措:运用无人机航拍、实地勘查提升办案效率;10月底前完成补种案件核查归档;持续推进“法治大讲堂下乡”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我们将继续坚持‘执法+修复’并重,严守时间节点、严把证据标准、严肃执法纪律,用扎实行动守护好丹江口的绿水青山。”丹江口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以罚为主到修复为重,从单部门执法到多部门联动,从传统巡查到科技赋能,丹江口市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正以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温度,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筑牢生态安全防线。(张玉瑶、应俊、李镇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