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梅岭街道建隆社区:踏红色足迹砺担当 访名人故居悟信仰

小编 2025-11-04 08:49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锤炼党员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激发担当作为,10月31日下午,扬州市梅岭街道建隆社区党委精心策划“踏红色足迹砺担当访名人故居悟信仰”主题红色研学活动,诚邀辖区党员、微网格员与退役军人共同参与。此次研学以实地参观为径、以现场教学为魂、以红色演出为翼,更巧妙融入廉政教育元素,引导参与者在重温革命历史中感悟先辈精神、在触摸红色记忆中汲取奋进力量,成为一次直抵人心的党性教育与精神洗礼。

寻迹名园品底蕴,廉韵清风润初心

研学的首站落于扬州名园——个园。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个园不仅以“叠石成趣、四季假山”的精巧景致闻名遐迩,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脉与红色印记。循着青石板路的斑驳纹路,党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缓步穿行,“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园林意境徐徐铺展,古代造园艺术的匠心与雅致令人沉醉。而当讲解员细数个园在不同历史时期与革命先辈、爱国志士的渊源,那些藏于亭台楼阁间的红色故事渐渐鲜活——从文人志士的家国情怀,到革命年代的隐秘坚守,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在此交融共生。更令人深思的是,从个园主人“勤俭持家、廉洁传世”的家训中,从园林兴衰折射的历史规律里,党员们深刻体悟到“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的道理,为此次红色寻访埋下了“守廉洁、葆初心”的思想伏笔。

瞻仰故居忆先烈,信仰之光照前路

怀着崇敬之心,党员们继而走进曹起溍故居。作为扬州地区早期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曹起溍将青春与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其事迹如明灯,映照出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无私的奉献精神。推开故居的木门,时光仿佛倒流——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定格着烈士的峥嵘岁月,一件件承载记忆的文物诉说着往昔的烽火征程。讲解员以深情的语调,讲述曹起溍秘密组织革命活动、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的英勇事迹,从“街头演讲唤醒民众”到“冒着风险传递情报”,每一个细节都让党员们仿佛置身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大家驻足凝视,不时低声交流,烈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追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气概,如重锤般叩击着每个人的心灵。在故居的宣誓墙前,全体党员肃立合影,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穿透庭院、直上云霄,既是对烈士的告慰,更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承诺。

随后,研学队伍来到熊成基故居。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熊成基领导的安庆起义,如一声惊雷划破封建帝制的阴霾,为辛亥革命奏响了激昂序曲。故居内,详实的文字史料、生动的场景复原、珍贵的历史实物,全方位勾勒出烈士“立志救国、投身革命、慷慨就义”的人生轨迹。党员们俯身细观每一件展品,凝神聆听讲解员对起义背景、战斗过程与历史意义的解读,当听到“熊成基在刑场上仍高呼革命口号,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时,不少人眼中泛起泪光。大家深刻认识到,今日的和平与幸福,是无数像熊成基这样的仁人志士用热血与生命换来的;而从烈士“清贫自守、克己奉公”的生平中,更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廉政教育——清正廉洁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共产党人融入血脉的政治本色,必须时刻绷紧这根弦、守好这片心。

观演忆史强担当,红色薪火永相传

研学的最后一站,设于千秋粉黛剧场。一场以红色题材为核心的文艺演出在此上演,声光电交织的舞台上,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岁月被生动再现——从“军民鱼水情”的温情片段,到“战士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从“红旗漫卷西风”的豪迈,到“迎接胜利曙光”的激昂,一幕幕画面扣人心弦,一首首红歌激荡胸怀。党员们屏息观看,情感随剧情起伏,当看到“共产党人面对酷刑仍坚贞不屈”的场景时,不少人悄悄擦拭眼角;当听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响起时,全场不由自主跟着哼唱。这场视听盛宴,不仅是对白天研学内容的深化与升华,更将革命精神深深植入每个人心中,凝聚起“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的强大力量,激发了党员们“勇担时代使命、砥砺奋进前行”的责任感。

此次红色研学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盈、形式鲜活,将历史寻访、党性锤炼与廉政教育巧妙融合,以“行走的党课”让红色教育“活”了起来。党员们不仅对扬州本地的红色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知,更在思想上受到洗礼、在精神上得到滋养、在信仰上更加坚定。下一步,建隆社区党委将以此次研学为契机,持续深化“‘岭’上红梅・发现‘梅’好”党建品牌建设,深挖本地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创新党员教育形式、丰富活动内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党性修养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葛恒聪


下一篇: 扬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宝应分中心:秋季修剪正当时,视野通畅保安全
上一篇: 江苏扬州:345国道朴席工区正式启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