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突泉县烟草:薪火永续 从红色足迹中感悟奋进力量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近日,兴安盟突泉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前往突泉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重温红色革命记忆。
烽火的战场燃不尽赤诚的魂
“触摸斑驳墙壁,听见岁月里的呐喊;驻足陈列台前,看见信仰燃烧的光芒。”伴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党员们走进了这个充满红色故事的展馆,现场聆听了生动的讲解,观看了展区大量珍贵历史照片、文献资料以及锈迹斑斑的文物,通过多媒体互动区现代化技术手段和场景复原等方式,拼凑出了英雄们的峥嵘岁月,仿佛带大家穿越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深入了解了东北解放战争局势下的突泉以及胡秉权等同志保家卫国的壮举。“硝烟已散,但热血铸就的山河永远滚烫;英雄远行,但精神照亮的道路永不止步”。突泉这片北疆的热土,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突泉儿女,为建设幸福家园不断奋进。

(全体党员干部参观突泉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蒋丽虹摄)
辽阔的土地生不出狭隘的爱
在参观红色文化展馆后,全体党员来到了观影区,集中观看草原母亲都贵玛的传奇故事。人类可以发出最美好的语言就是“妈妈”。在蒙古语当中“妈妈”又被叫做额吉。20世纪60年代初,一场自然灾害席卷南方大地,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3000名国家的孤儿坐着列车从黄浦江边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当时19岁的都贵玛,是草原的一位保育员,她没有结婚,却在最风华正茂的年纪,毅然选择响应国家号召,孤身收养了28名孤儿,在她的悉心照料下,28名孩子全部茁壮成长。收养一个孤儿叫善良,收养3000名国家的孤儿是民族的博爱,在都贵玛之外,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草原额吉,她们共同构成了传递温暖、凝聚同心的力量群像,共同向我们书写了民族交融的佳话,也让我们看到在灾难面前中华儿女相互扶持的民族大爱,更让世人记住了内蒙古人民的胸怀恰似无垠草原般广袤而温暖。
昂扬的中华扛得住时代的风
从“唯有牺牲多壮志”的誓言,到“不负人民”的承诺,红色基因里,始终跳动着同一个答案——“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干部齐聚党旗前整齐列队,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在展厅回荡,饱含着入党初心,是对使命担当的再次承诺,更彰显了党员干部们践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坚定决心。活动结束后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意义深刻,更加体会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更卓越的工作成绩践行初心使命。
下一步,突泉县局(营销部)将以此次红色教育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员学习教育,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提高履职能力,切实把活动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王蕾 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烟草专卖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