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东安烟草:深耕沃土育“金叶”
916 2025-07-21
“王经理,这事听你的,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朴实话语里的信任,是王永刚25年客户经理生涯中最厚重的勋章。从青涩少年到鬓染微霜,从健步如飞到带病坚守,这位烟草战线的普通客户经理,用脚步丈量辖区的每一条街巷,用真心焐热每一位零售客户的心,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着“两个至上”的行业宗旨,谱写了一曲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动人乐章。
一、青春铸魂:在改革浪潮中践行使命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2000年刚走出校园的王永刚带着对烟草事业的憧憬加入行业。从批发部访销员到电话访销员,再到物流送货员,年轻的他在每个岗位都以“螺丝钉”精神深耕细作。2007年行业营销模式改革之际,他成为公司首批客户经理,从此与零售客户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17年。
“第一次带着POS机上门时,不少店主直摆手。”王永刚至今记得推广电子结算时的场景。为了让客户接受新事物,他蹲在柜台边手把手教学,一个操作步骤重复十几遍是常事。老张杂货店的张大爷起初抵触情绪最强:“我这老胳膊老腿,学不会这些洋把式!”王永刚便每天下班后绕路去店里,连续两周陪着老人练习,直到张大爷能熟练操作才放心。
从明码标价到终端改造,从传统经营到现代零售,王永刚全程参与了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攻坚历程。在“两个一”工程推进中,他坚持“一店一策”,为每家店铺量身定制提升方案。李大姐的社区便利店曾因货架杂乱影响生意,经他重新规划布局,换上明亮的爱马仕橙陈列柜,当月营业额就增长了30%。“小王对我们比自家孩子还上心!”李大姐的夸赞道出了客户的心声。
二、病痛砺志:用拐杖撑起责任担当
2010年寒冬,“双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书让正值壮年的王永刚措手不及。当时恰逢卷烟销售旺季,躺在病床上的他心里始终牵挂着辖区200多户零售客户:“年初订货最关键,客户找不到人该多着急!”
治疗期间,他每天用手机与客户保持沟通,强忍疼痛解答经营疑问,沙哑的声音里始终透着热忱。这份坚守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同事们主动分担他的走访任务,客户们则通过电话、微信送来关心——“王经理安心养病,订货的事我们能行”“需要帮忙尽管说”。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让他更坚定了“不辜负客户”的信念。
三、匠心服务:于细微处彰显初心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去年夏天,新开的烟酒超市老板老谭愁于雪茄滞销。王永刚带着侍茄师专业知识上门,不仅设计了“雪茄+品吸”体验区,还指导如何针对年轻客群开展推介。三个月后,这家店成了周边小有名气的雪茄体验点。老谭感慨:“王经理教的不只是卖烟技巧,更是经营思维的转变。”
他的服务早已超越工作范畴:帮独居的张奶奶修过漏水的水管,替忙着进货的刘老板接回过放学的孩子,给突发急病的店主送过药……这些“分外事”,他一做就是十几年。在王永刚的办公抽屉里,几本泛黄的笔记本记录着辖区客户的“大事小情”:赵阿姨的店铺租约到期日、路口超市夏季客流高峰时段、李师傅的孙子放学时间……这些琐碎信息,是他精准服务的“数据库”。
四、薪火相传:以坚守诠释忠诚
如今,王永刚带过的5名“徒弟”已成长为各条线的业务骨干,但他依旧保持着“事事冲在前”的劲头。年轻同事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指着办公室墙上“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标语说:“这是咱烟草人的根。”
作为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他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从电子结算到智慧终端,从传统营销到数字化服务,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成为同事眼中的“活字典”。带教新人时,他用上百个客户服务案例开展情景教学,布满老茧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清晰的操作流程,把25年的经验浓缩成“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实用技巧。
“客户的一声‘谢谢’,就是最好的止疼药。”这是王永刚常挂在嘴边的话。25年坚守,他用真心换真情,以韶华写忠诚。站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这位“拐杖经理”的脚步依旧坚定。正如他所说:“只要客户需要,我就永远在路上。” 这朴素的承诺,正是千万烟草人践行 “两个至上” 行业共同价值观的生动缩影。
海拉尔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马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