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宁远:岁月无声处 光影铸匠心——记宣传战线“老黄牛”周全力同志的坚守与奉献

媒体发稿中心 2025-07-20 09:13

晨光微露,当城市还笼罩在薄雾之中,永州市宁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办公楼里总有一扇窗户率先亮起灯光。伏案整理资料的身影、背着相机穿梭于各个活动现场的脚步、深夜后期处理图片的侧影……这是周全力在宣传岗位上坚守的日常写照。从青葱岁月到鬓染霜白,三十余载春秋,他用镜头定格单位发展的珍贵瞬间,以文字书写集体奋斗的动人篇章,更以默默奉献的精神诠释着一名宣传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即便临近退休,他依然以一颗纯粹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20250719163231019T1090.jpg

自学成才的光影追光者:从“门外汉”到行业标杆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1989年烟草“一条鞭”经营后,他从一个烟站的文秘到县局信息部门负责人,已有30余年。初入岗位时,单位仅配备一台老旧的胶片相机,而他对摄影技术几乎一无所知。面对宣传工作中拍摄任务的挑战,这个不服输的年轻人暗暗下定决心:“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


从此,他开启了艰苦的自学之路。白天,他带着相机四处拍摄,反复尝试不同的角度与光线;夜晚,他抱着借来的《摄影基础教程》《新闻摄影技巧》等书籍钻研到深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光圈、快门、构图的理论知识。没有专业老师指导,他就主动联系摄影爱好者交流经验,甚至自费订阅摄影杂志,研究名家作品的光影运用与画面构思。为了掌握冲洗照片的技术,他在狭小的暗房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在药水气味中摸索显影、定影的最佳时机。


凭借着这份近乎执拗的热爱,周全力的摄影技术突飞猛进。2012年9月28日,以他个人名义出版的第一部全面反映九嶷山优美自然风光的专题画册《山水九嶷》一鸣惊人,引来无数的钦羡与赞许。工作中,他运用独特的构图与光影效果,将单位高质量发展历程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渐渐地,“周全力的照片有故事、有温度”在全省系统口口相传,兄弟单位举办重要活动时,常邀请他前去指导拍摄,他还有一个社会职务:宁远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在地方摄影爱好者中,他名声在外。在烟草系统内摄影技艺方面,他是一个“领军人物”。


“摄影不仅是按快门,更是用镜头讲述时代。”这是周全力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的镜头下,既有单位重大工程竣工时的宏伟场面,也有一线职工专注工作的特写表情;既有会议现场的庄重氛围,也有职工文化活动中的欢乐瞬间。这些作品不仅为单位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档案,更让宣传报道因生动的画面而感染力倍增。同事们评价道:“周师傅的照片总能抓住最打动人的细节,他的镜头里藏着对工作的深情。”


晨光里的坚守:三十年如一日的执着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除了在摄影领域的卓越成就,周全力对待工作的敬业态度同样令人钦佩。每天早上六点多到单位,这是他坚持了三十年的习惯。晨光中的办公室,安静得只能听见键盘敲击声和相机快门的轻响。他或是审核修改系统里的稿件,或是整理前一天拍摄的素材,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遇到重要活动,他甚至会提前几天到现场踩点,规划拍摄角度,构思报道框架。


在同事们的记忆里,周全力永远是最忙碌的那一个。无论是单位的大型会议、主题活动,还是日常工作场景,他总是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奔波在各个角落。为了捕捉一个完美的镜头,他常常不顾场地限制,或蹲在地上,或爬上高处,只为呈现最真实、最生动的画面。在文字创作上,他更是精益求精。一篇几百字的简讯,他会反复推敲用词,逐字逐句打磨,力求准确、生动地传达信息。“周老师写的稿子,总能抓住重点,既有深度又接地气。”年轻同事小伍说道,“跟着他学习,我不仅提升了写作能力,更学到了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


三十年时光匆匆而过,曾经的青年逐渐两鬓斑白,但他对工作的热情从未减退。在他的努力下,单位的宣传工作成果斐然:一篇篇报道登上行业报刊,一幅幅照片记录下发展历程,他用自己的方式为单位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档案。


忠孝难全的抉择:ICU外的“战地记者”

2023年,对于周全力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母亲因突发重病住进了ICU,需要家人24小时陪护。一边是病重的母亲,一边是繁忙的工作,这个坚强的汉子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母亲住院的那段时间,周全力每天清晨五点就起床,先赶到医院看望母亲,确认情况稳定后,再匆匆赶到单位投入工作。白天,他像往常一样完成宣传报道任务,拍摄活动照片,撰写新闻稿件;晚上,他又马不停蹄地返回医院,陪伴在母亲病床前。即使在医院陪护,他也会利用间隙时间处理工作:用手机修改稿件,与同事沟通活动安排,在病房外的走廊里接听工作电话……


一次,单位举办重要的行业交流活动,需要全程跟拍报道。当时母亲的病情尚未稳定,但周全力没有丝毫犹豫,毅然选择坚守岗位。活动当天,他背着相机穿梭在活动现场,凭借多年积累的摄影经验,精准捕捉每一个关键瞬间:参与者专注的神情、会场上发言者的慷慨激昂……直到活动结束,他才匆匆赶到医院,看着病床上虚弱的母亲,这个从不轻易流泪的男人红了眼眶。“我心里愧疚,但我知道工作也离不开我。”回忆起那段时光,周全力声音哽咽,“母亲理解我的工作,她总说,好好干,别耽误事,是她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


在母亲住院的一个多月里,周全力从未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过一项工作任务。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忠孝”二字,在家庭与工作之间艰难地寻找平衡。同事们得知他的情况后,纷纷为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周师傅太不容易了,换作别人,可能早就顾不过来了,但他硬是咬牙坚持,把工作和家庭都扛了下来。”


让贤于后的担当:传承中续写新篇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全力深知自己的精力和体力已不如从前。为了给年轻人提供更多成长空间,他主动向组织提出辞去副主任现职。“年轻人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应该把舞台让给他们。”他说,“我虽然退居二线,但只要大家需要,我随时都在。”


退出现职后,周全力依然没有离开他热爱的宣传岗位。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传帮带”上,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同事。从摄影构图技巧到新闻写作方法,从活动策划思路到沟通协调经验,他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把手地指导。在摄影教学中,他带着年轻同事到户外实地拍摄,现场示范如何根据光线调整参数、如何捕捉人物的情感瞬间;在稿件修改时,他逐句分析文章结构,讲解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周师傅就像一本行走的教科书,跟着他学习,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负责宣传工作的小欧说,“他不仅教我们技能,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情怀的宣传工作者。”如今,虽然周全力即将退休,但他播撒下的种子已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继续在宣传战线上绽放光彩。


功成不居的境界:拒绝劳模申报的淡泊情怀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24年,周全力即将迎来退休的时刻。多年来,他在宣传岗位上默默耕耘,用精湛的摄影技术和扎实的文字功底,为单位宣传工作立下汗马功劳,其作品多次在省市局摄影比赛中获奖,个人也成为行业内公认的宣传“大拿”。单位领导商议后,决定将他上报为行业内的劳动模范,以此表彰他为单位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然而,当组织找到周全力,告知这一决定时,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他诚恳地说,“还有很多比我更优秀的同事,荣誉应该给他们。”领导和同事们轮番劝说,希望他能接受这份荣誉,但周全力始终态度坚决。他说:“这些年,我在工作中收获了很多成长和快乐,这就足够了。名利对我来说不重要,把工作做好,问心无愧,才是我最看重的。”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在周全力看来,宣传工作的价值不在于个人获得多少荣誉,而在于通过自己的镜头和文字,让更多人了解单位的发展成果,展现集体的精神风貌。他常对年轻同事说:“宣传工作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但只要用心去做,同样能创造不平凡的价值。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要把眼光放长远,真正热爱这份事业。”


最终,周全力婉拒了劳模申报。他的这份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让身边的人深受触动。年轻同事小唐感慨道:“周师傅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在这个追名逐利的时代,他的境界和胸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从青丝到白发,周全力用三十余载的坚守,在宣传岗位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以热爱为笔,自学成才,在摄影领域达到专业水准,成为全市系统的标杆;以责任为墨,在工作中默默耕耘,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时代;以淡泊为纸,在荣誉面前主动退让,诠释奉献精神。他是晨光里最早的耕耘者,是ICU外的“战地记者”,是拒绝荣誉的“无名英雄”,更是年轻一代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岁月无声,光影留痕。周全力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基层工作者的缩影。他们扎根岗位,默默奉献,用平凡的坚守铸就不平凡的人生。作者:欧立群


下一篇: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多措并举“备战”烟叶采烤季
上一篇: 焦作市博爱县烟草专卖局:酷暑送清凉 服务沁心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