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筑梦四十载 丹心映照潇湘情

媒体发稿中心 2025-07-20 09:16

风雨同舟四十载,携手同行谱新篇。在永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成立40周年之际,回望过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知难而进、踏平坎坷,为推进永州烟草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与汗水;他们顺应时代,尊重市场,不断探索、不息创新,描绘出了一幅长足发展的永州画卷;他们亲身经历和亲眼见证了40年间的发展变化,也对烟草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20250719162834267T0481.jpg

二十年经营的“成长与蜕变”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田政英是土生土长的道县人,年少时的一场意外导致她脑部受损无法复原,眼睛也成了高度近视。在好心邻居的提醒下,她萌生了自己开个烟摊卖烟的念头,“无论如何,先养活自己,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在得知田政英特殊的情况后,道县烟草积极协助她办理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就这样,田政英开始了她的卷烟零售之路。


刚开始接触卷烟零售,又受身体条件限制,经营能力和经验不足,田政英店里的经营收入自然也不太理想。客户经理何著玲在拜访时发现了田政英经营中的问题。工作经验丰富的何著玲精心拟定出多个提升方案,供她参考。听了客户经理的分析,田政英认识到经营中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对店铺进行升级:减少了杂货类商品的销售,主打卷烟和酒水两大商品,增加了烟酒的品规数量。并且充分利用店铺的地理位置和区域市场的需求情况,寻找销量增长点,进一步提升经营能力。


在经营中,田政英始终秉承做生意先做人的原则,面对任何顾客,她始终以诚相待,积累下良好口碑。此外她还十分关注商品的质量,每次进货和备货都会认真选择供货商、品牌,绝不购入来路不明的商品,真正维护顾客的权益。久而久之,店内不仅新客盈门,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站在自家新陈列的雪茄柜前,田政英从心里对当初选择卷烟零售这个决定感到满意和骄傲。她动情地说:“店里有很多家供应商,但没有一家能像烟草公司服务这么用心,虽然客户经理换了几任,但都是总在想方设法帮助我优化陈列、增加销量、提高盈利水平,让我赚钱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


从“金领”到“新烟农”十年种烟路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赵新华是道县祥霖铺镇祥龙村的一名“80后”烟农。2013年以前,他在宁波的一家企业从事“高管”岗位,虽然收入可观,但为了更好地照顾老家生病的父亲,他决定回乡创业,从一名“金领”正式转行成了一名地道烟农。


当烟农的头一年,赵新华种烟就遇到了不少难题。就在这时,祥霖铺烟站的烟技员了解到他的想法和实际困难,多次入户走访,为他“传经送宝”。打那以后只要有时间,赵新华一期不落地参加道县烟草组织的技术培训,学习掌握种烟各个技术要点,尤其是重点把控“大培土”和烘烤技术这两大环节,还带头添置了起垄机、农用无人机等新型农机工具,种烟的收入年年提升,仔细算笔账,可不比在外务工做“副总”收入的少。看得见的回报,让赵新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随着种植经验的丰富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赵新华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平时,他也会手把手教年纪大的烟农操作智能设备,“友情”免费修理改装农用机械。在他的带动帮扶下,祥龙村从只有他独门1户种植烟叶发展到现在的6户稳定种植户,树立了种烟致富的榜样。2014—2015年,赵新华连续两年被道县县政府授予“烤烟生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但凡烟叶烘烤期间,赵新华难得睡上一个整觉。他不仅因为要关注自家烟叶烘烤,更牵挂着乡亲们的烘烤情况。一天深夜,他刚刚躺下,电话就响起来了,八家村的烟农莫壮成的 4座烤房设备全出了问题,烤房里还有正在烤的烟叶,向他紧急求助。赵新华挂了电话赶紧抓上衣服就往门外走,路上又联系了道县烟草“烘烤110”服务队。到达现场后,经过认真查找原因、调试检查烤房控制设备,凌晨五点终于圆满解决了问题。


“回望10年烟农路,最多的还是付出就会有收获。”赵新华感慨道。产业兴,则乡村兴。截至2025年,道县全县种植烟叶3.86万亩,签订烟农种植合同906份,预计收购烟叶10万担。2021—2024年年均举办各类烟农培训班60余期,覆盖烟农2400余人次。实行“接诊式”服务、“上门式”送医,引领一个又一个善于奋斗、乐于共富的“赵新华”走上新时代职业烟农“致富路”。


援建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营乐源水库建好了,现在我们是旱涝不怕,饮水不愁,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道县清塘镇中坪村的烟农们对营乐源水库赞不绝口。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永州道县水源工程营乐源水库位于道县清塘镇中坪村境内,是一座集农业灌溉、防洪、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小(I)型水库。工程总投资10869.89万元,其中中国烟草总公司援建资金7736.49万元。工程于2012年谋划,2016年10月动工,2021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总库容495.3万立方米。营乐源水库投入使用以来,运行情况良好,社会效益显著。


水库有效解决了灌区内1.49万亩烟田的灌溉问题,为县城20万百姓供水用水提供了便利,辐射周边10余个乡镇近百个乡村,同时为当地优化产业结构、农户“烟稻轮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依托营乐源水库,所在烟区进一步稳固了烟叶基础和产业规模,烟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幅度提高,随着各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烟叶质量和烟农效益实现双提升。


2022年水库投入使用后,辖区内烟叶收购均价1580.7元/担,同比增加79.9元/担,户均收入17.85万元。因水库落成形成的“群山环水、水中映山”独特自然景观,为发展乡村旅游带来机遇。结合道县本地的周敦颐理学廉政文化、陈树湘烈士纪念园景区,当地政府在水库周边建立自然公园,融合开发红色旅游项目,吸引年参观人数突破20万人次,吸纳当地群众100余人就近务工,人均年增加收入8000余元。


四十年初心不改 照亮履职“最后一公里”

黄绍平,59岁,1986年参加工作,1989年进入道县县局(分公司)工作。先后在烟叶线、人教股、办公室、客户服务分部、综合室工作,现任副主任科员。参加工作39年以来,黄绍平时刻发挥党员“头雁”效应,切实做到了爱岗敬业、踏实上进、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曾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道德模范”称号。


不论是在烟叶线还是机关线,黄绍平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纪法条规、政策汇编、业务文件成为他的案头书、枕边书,不少工作材料早已磨掉了边角,里面各种颜色的笔迹圈圈点点,写满了注解。他坚持每天早上提前20分钟上班,几乎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每每接到新的工作任务,作为部门负责人,他都带领部门成员主动化解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困难局面,潜心研究工作思想方法,一次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干好党务工作,要树立大党建意识,广泛涉猎党的组织人事、宣传思想、纪检监察等方面知识,成为多面手”。带着这些思考,黄绍平近四十年如一日,手把手教导新进员工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遇到问题如何找到突破口、采取哪些有力措施去解决问题等。在他的传带下,道县县局(分公司)党建与纪检监察队伍迅速成长,党建、纪检监察工作多次在全市系统名列前茅,实现了“给平台、稳队伍、压担子、促成长”目标。


工作之余,黄绍平还十分喜爱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时常带领着青年同事一起运动、切磋球技。2023年,道县县局荣获道县总工会“职工杯”乒乓球比赛团体第三名、羽毛球比赛团体第三名,道黄绍平、李丽等4名同志助力市局代表队荣获全省系统“636”乒乓球比赛荣获团体一等奖。


“我将站好我的最后一班岗,金叶之路无终点,每一代烟草人都是接棒者。只要土地还在,希望就永远生长。”临近退休的黄绍平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脚踏实地的耕耘和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勤勉坚守,他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永烟干部的忠诚与信念。(高虹)


下一篇: 亳州烟草:普法良方“三味药”
上一篇: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多措并举“备战”烟叶采烤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