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筑梦青春志愿服务团第一小分队暑期开展情绪主题活动
535 2025-07-23
“孩子们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地种不过来,荒着又可惜。现在流转出去,每亩租金500元,既有稳定的租金收入,还能在自己原来的地里打工,一举两得。”7月16日, 在湖北省利川市柏杨镇齐心村,62岁的村民谢华友对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感触颇深。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在利川,像他这样既当“地主”又当“工人”的村民不在少数,他们依托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既实现了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又为“小农户”变“大主体”规模种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工人们为烟叶打顶抹杈
近年来,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特色烟叶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促进村民增收,迸发产业振兴新活力。2025年流转土地2.2万亩,为村民提供土地租金1000万元。
该局结合山区特点因地制宜,按照烟叶种植适宜区规划,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村委会协调、农户自愿的方式,将零散地块整合成集中连片的现代化烟田。“连片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促进了机械化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利川市局生产办负责人介绍。
60岁的村民皮红春谈起如今的变化,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前自己种地,年纪大了也吃不消。现在土地流转后不仅有租金,还能在种烟大户这里干一些轻体力活,每天可挣100块钱,一年算下来增收近2万元。”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随着农村老龄化加剧和农业劳动力外流,土地流转成为破解“谁来种地”难题的关键举措。通过培育职业烟农、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川市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职业烟农刘现权今年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烟叶,已支付土地租金5万元,预计还给当地村民提供务工费20万元。“我们优先雇佣土地流转户,让他们既能拿租金又能赚工资。”刘现权算了一笔账,在我这里参与务工的都是本地居住的固定村民,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真正实现了“一块地,两份收入”。
工人们在田间清理不适宜烟叶
柏杨镇齐心村党支部书记罗金河介绍,土地流转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村民自由协商流转,另一部分则是由村里将需流转的土地统筹后,集中流转给产业大户,这种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还为留守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让村民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壮大。
利川市局激活土地“金钥匙”,打开产业“致富门”,探索出一条资源变资产、农民变工人的产业发展之路,惠及千家万户村民。据统计,目前利川种植烟叶5.61万亩,可为村民提供50万余人次的季节性岗位,带来6000余万元的务工收入,人均年增收1.2万至1.5万元。(杨秀明 刘可观)